今天分享的是:2025年Z世代与千禧一代职场调查报告
报告共计:51页
2025年Z世代与千禧一代职场调查报告总结
德勤《2025年Z世代与千禧一代职场调查报告》基于全球44个国家23,482名受访者(14,751名Z世代、8,731名千禧一代)的调研,剖析两大世代的职场价值观、行为特征及核心诉求,核心内容如下:
一、职场目标与学习发展:重平衡轻晋升,渴求成长支持
两大世代对“成功”的定义突破传统职场晋升路径:仅6%的Z世代将“进入领导层”列为首要职业目标,更关注工作生活平衡(70%Z世代、59%千禧一代将其列为择业关键因素);但二者并非缺乏野心,70%Z世代每周至少1次提升职业技能(高于千禧一代的59%),67%Z世代会利用非工作时间学习,学习发展与职业进阶机会是其择业前三因素。
技能需求上,双方共识显著:软技能(沟通、共情、领导力)、时间管理、行业专属知识被视为职业进阶核心能力,89%的受访者认为“在职实践+实操经验”是最有效的成长工具,86%期待导师指导。但存在明显“期望差”:他们希望管理者提供成长引导、情绪激励与工作边界把控,实际中管理者却更聚焦日常任务监督(仅24%-32%的管理者能满足其成长需求),且36%的管理者缺乏人员管理能力,需加强领导力培训。
展开剩余85%二、教育认知与职业路径:反思高等教育价值,探索多元选择
传统“大学-职场”路径不再是唯一选择:31%Z世代、32%千禧一代放弃高等教育,核心原因包括学费高昂(40%Z世代、38%千禧一代)、质疑教育投资回报(28%Z世代、27%千禧一代担忧高校缺乏实操教学)。更多人转向职业培训、学徒制等替代路径,25%Z世代、22%千禧一代选择无需学位的职业方向,26%Z世代追求灵活自主的学习模式。
高等教育仍有价值但非决定性:49%Z世代、47%接受高等教育者认可决策正确性,且拥有学位者财务安全感更高(55%Z世代、57%千禧一代vs无学位者的40%-44%);但职场满意度与教育程度无显著关联,无高等教育背景者在职业成长、工作生活平衡等维度的满意度,与有学位者基本持平。
三、GenAI态度与技能准备:积极拥抱但担忧风险
GenAI已深度融入工作:57%Z世代、56%千禧一代日常使用GenAI,用于数据分析(39%-42%)、创意设计(37%-39%)、内容创作(36%)等场景,77%-82%认为其提升工作质量、释放时间并改善工作生活平衡。但担忧同样突出:63%-65%担心GenAI减少岗位、61%认为会阻碍年轻人入职,66%-68%计划转向“不易被替代”的岗位(如手工或技术工种)。
技能准备上,软技能优先级更高:86%Z世代、85%千禧一代认为软技能是职业必需(高于对GenAI技能的需求),72%-76%认可雇主对“技术+软技能”的平衡重视;36%-37%计划未来一年参与GenAI培训,企业也需通过技能培训(如情绪智力、战略思维)帮助员工适应技术变革。
四、职场幸福核心:金钱、意义与幸福感的“三重平衡”
职业流动性成常态:31%Z世代计划两年内换雇主,17%千禧一代有同样计划,换工作并非源于“不忠诚”,而是为追求财务稳定、工作生活平衡与职业意义。三大因素构成其职场幸福基石,且相互关联:
- 金钱层面:财务安全感是基础,48%Z世代、46%千禧一代缺乏财务安全感,52%需“月光”,80%因财务担忧焦虑;薪资满意度高者,心理健康良好比例(62%Z世代、68%千禧一代)远高于不满者(39%-44%)。
- 意义层面:89%Z世代、92%千禧一代认为“工作意义”影响职业满意度,54%Z世代、53%千禧一代将“有意义的工作”列为择业关键;价值观与企业对齐者,幸福感比例(52%Z世代、59%千禧一代)是不对齐者(31%-34%)的1.6倍以上。
- 幸福感层面:仅52%Z世代、58%千禧一代心理健康良好,40%Z世代、34%长期焦虑,工作是主要压力源(35%Z世代、33%千禧一代);领导支持心理健康、提供成长机会、保障工作生活平衡者,幸福感显著更高(62%Z世代、67%千禧一代vs不满者的19%-20%)。
五、环境关注与行为影响:焦虑驱动行动,倒逼企业责任
环境是重要焦虑源:65%Z世代、63%千禧一代近一个月因环境问题焦虑,仅24%-29%未经历极端天气。这种焦虑转化为消费与职业决策:65%Z世代、63%愿为可持续产品支付溢价,23%Z世代、22%在入职前调研企业环保政策,15%Z世代、13%因企业环保问题换工作,48%Z世代、47%会推动雇主采取环保行动。但认知存在“代际差”:92%企业高管对环保前景乐观,而50%Z世代、47%千禧一代悲观,80%认为企业环保力度不足,期待更透明的可持续承诺。
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
发布于:广东省倍悦网-实盘配资开户-a股加杠杆-加杠杆怎么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