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而言,血液净化治疗不仅是延续生命的必要手段,更是一场关乎生活质量的持久战。在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,血液净化患者如何实现从“勉强生存”到“品质生活”的跨越?这需要医患双方共同探索一套科学、系统的健康管理方案。
认识血液净化:生命之舟的启航血液净化技术主要包括血液透析、血液滤过、血液灌流、血浆置换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。其中血液透析、血液滤过和血液灌流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三种血液净化治疗方式。患者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。数据显示,规范治疗的血液净化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70%以上,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存活20年以上。
透析质量:健康生活的第一道防线1. 透析充分性管理
充分的透析是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。临床常用Kt/V和URR两个指标评估透析充分性。建议每周透析3次的患者,单次Kt/V应达到1.2以上,URR应保持在65%以上。定期进行透析充分性评估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。
2. 血管通路维护
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透析质量的保障。自体动静脉内瘘是最理想的长期通路,其使用寿命可达5~10年。患者需要掌握正确的自我护理方法,包括每日触摸震颤、听诊杂音、观察有无红肿热痛等异常表现。
展开剩余66%营养管理:重建健康基石1. 蛋白质摄入策略
血液净化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维持在1.2~1.4克/千克。优质蛋白应占总蛋白的50%以上,推荐选择鸡蛋、牛奶、瘦肉、鱼等生物效价高的食物。同时要注意控制磷的摄入,避免高磷血症。
2. 水分控制艺术
每日体重增长应控制在干体重的3%~5%以内。建议使用有刻度的水杯,记录每日饮水量。可以尝试含冰块、嚼口香糖等方式缓解口渴感。特别注意隐形水分的摄入,如汤、粥、水果等。
并发症防治:守护生活品质1. 贫血管理
合理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,将血红蛋白水平维持在100~120克/升的适宜范围。治疗过程中需确保患者体内铁储备充足,建议定期检测血清铁蛋白、转铁蛋白饱和度等铁代谢指标。
2. 矿物质骨代谢异常
定期监测血钙、血磷及iPTH指标至关重要。建议将血磷水平控制在1.13~1.78毫摩尔/升范围内,必要时合理使用磷结合剂进行干预。
3. 心血管保护
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严格控制在140/90毫米汞柱以下。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、心脏超声等心脏功能检查,及时了解心血管状况。日常生活中务必戒烟限酒,保持适度运动。同时注意调节心态,避免情绪波动过大。
心理调适:重拾生活信心1. 疾病认知重建
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,了解血液净化的治疗原理和必要性。通过健康宣教,让患者明白规律治疗的重要性,消除对透析的恐惧心理。
2. 社会支持系统
主动与家人朋友沟通是缓解心理压力的重要方式。坦诚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具体需求,有助于获得理解与支持。参加病友互助小组能够分享治疗经验,交流应对方法,获得独特的精神慰藉。当自我调节效果不佳时,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。
【重要提醒: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、诊疗之依据,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】
【来源:常德惠民医院 杨姣】
【编辑:92 】
发布于:湖南省倍悦网-实盘配资开户-a股加杠杆-加杠杆怎么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