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概因为我与刘少椿先生是乡党的缘故吧,每每听到人们在口碑陕西的刘少椿,每每听到刘先生的琴曲,倍感亲切。
大概因为刘先生特定人生阅历的缘故吧。他出生于祖籍北方的陕西,少年以后成长,游历于江南的扬州、金陵等地。其如此北人南栖,南北质韵涵养一身,造就了他古琴艺术那生动的气韵与挺健的骨力浑然天成,其独具特质的操弄使我感到不同凡响。实可谓一方水土一方人气,南人北相,北人南育。
陕西富平 刘少椿故居遗址古建
陕西富平 刘少椿故居遗址古建
展开剩余79%陕西富平 刘少椿故居遗址古建
陕西富平 刘少椿故居遗址古建
初听刘少椿先生的古琴音响已是很早的事了,当多次品赏先生的《樵歌》《墨子悲丝》等曲操后,细中体味,除浓郁的流派风格外,总觉得其指下徽间一股股时有时无、抑按不住的非凡气韵令我神往。
陕西富平 刘少椿故居处的古代官槐
在他的操弄中,既使我能领略到中国传统琴家那种儒雅的情操、沧桑的阅历,似又能感觉到一种西岳挺拔的剑侠之气。在他的操弄中,很难感到有那种刻意工稳的痕迹,偶有那种质拙的迟涩,他绝无小巧的雕琢。那种常人不备的北国阳刚气质与江南清丽委婉的韵律相益共美、互为渗透,使得操弄酣畅淋漓、质文并茂。操操琴曲总是那么气韵生动、挥洒大气。聆听先生操弄犹如体味颜鲁公《裴将军碑》的大家手笔。
二 ○○○年九月于西安
刘少椿故里 陕西富平 唐定陵石刻
刘少椿故里 陕西富平 唐定陵石刻
人物简介
李明忠
本文作者李明忠,祖籍北京。我国古琴演奏家,琴风古朴坚实;亦是当代斫琴名家,所斫之琴纯和润泽,音质极佳,在琴界有很高的声誉。
西安音乐学院硕士,现为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、西安音乐学院特聘研究员,毕生从事古代音乐、中国琴学、西安鼓乐、音乐考古、民族器乐演奏与乐器研制等方面的发掘研究、抢救保护及传承实践工作,成就斐然。
与西安电影制片厂合作,拍摄了国内外发行的唯一一部原生态西安鼓乐《清音独远——中国古代的音乐》专题片,任音乐编辑和现场总指挥;担任“国家艺术重点科研项目”《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·陕西卷》责任编辑,获国家级奖项;自费承担完成文化部重点科研项目《中国民族低音拉弦乐器研制——“弦钟琴群组”》的设计、研制及试用,1986年通过省级鉴定;
多年来为国家级馆、所以及私人琴家无偿断代鉴定、髹饰修复“枯木龙吟”“彩凤鸣岐”“松石间意”“中和”等唐宋以来传世藏琴百余张,约占全国馆藏总数五分之一;亲斫“江月”琴被北京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;发掘研斫出唐代失传已久的李勉制式“百衲丝弦琴”;打谱整理、研究移植与琴歌创作《秋鸿》《春江花月夜》《忆秦娥》等数十首;出版专著《中国琴学》,另有《中国琴学与中国传统哲学》《斫琴随笔》等多篇获奖论著;出版亲斫李勉制式“百衲丝弦琴”以及抢救修复的国家馆唐宋元传世藏琴音频《秋鸿》《朱远琴声》等七部专辑;多次应邀赴国内及德国、台湾、香港等地举办古琴音乐会与学术交流讲座。
刘少椿
刘绍(1901-1971),字少椿,号德一,陕西富平人,曾师从广陵琴派第九代传人孙绍陶习琴。
我国近现代古琴家,广陵琴派第十代传人,现代广陵琴派的集大成者,曾任南京艺术学院古琴导师。琴风厚重沉稳、跌宕大度,因善奏《樵歌》,人赠雅号“刘樵歌”。其所留存的《酒狂》《樵歌》《平沙落雁》《山居吟》《梅花三弄》《梧叶舞秋风》《墨子悲丝》等音响资料,收录于《刘少椿古琴艺术》专辑当中。
著有《广陵琴学之源流》等文,是研究广陵琴派的重要资料。除古琴外,在昆曲、书法、绘画、竹雕、武术、笛、箫、道家养生等方面亦有造诣。
发布于: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倍悦网-实盘配资开户-a股加杠杆-加杠杆怎么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